中秋佳節快要到了。今年,各類文創月餅受到了市場特別是年輕人的熱捧,還有人感嘆“不忍下口”。月餅這一傳統食品再次“出圈”。
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已經流傳了千年,月餅本身的規格、制作工藝、口味等基本定型,在某種程度上,這也意味著月餅這一傳統食物長期以來“缺乏創新”。
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別需要得到年輕人的接受認同。各類文創月餅的出現,恰恰滿足了年輕人的部分需求, 如北京故宮博物院以《千里江山圖》為元素創制了新款月餅“千里共明月”.從味道上看,蔓越莓、檸檬綠茶、芋泥芝士甚至香辣小龍蝦都進入了月餅的餡料。
近年來,傳統文化正越來越多地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。時代在變,傳統文化也在與時俱進。下周就是中秋節,嘗一口文創月餅,傳統在舌尖,幸福在心頭。將傳統文化用現代形式再包裝,既走心又搶眼,這樣的文創月餅值得期待和多多益善。